2025年2月18日


笃行实干筑根基 踔厉奋发绘平安
——双辽市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四平日报》(2025年2月18日) 05版

通讯员 郑嘉萱

双辽市委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工作,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相关部门聚焦平安双辽建设的总体目标,科学谋划平安双辽建设的重点任务,以解决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组织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为着眼点,深入开展高标准、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平安创建活动,形成了“全民参与、平安有我”的生动局面。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优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体系。按照“网格党建、精准治理、下沉服务”的思路,建立规范化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整合党建、综治、城管等各类网格,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党组织活动纳入网格中,为平安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组织基础;推行党员服务基层管理。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社区”行动,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城市综合治理等工作,坚持把问题发现在基层、化解在基层,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烦心事和难心事;推进兼合式党支部建设。针对城区企业多、商户多的特点,按照党的组织全覆盖、社会治理无死角思路,推进小区“兼合式”党组织建设,形成社会治理的整体合力,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有效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堡垒作用,逐步形成平安建设齐抓共管格局。

探索网格治安

织密基层防控网格

织密平安建设“网格”。结合双辽市人口分布情况划分网格,均配备网格员,实现网格全覆盖。在城区大力推进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在农村推行“十户联防”机制。通过发挥网格员的“前哨效应”,有效解决社会面管控等方面的难题;夯实平安建设“阵地”。双辽市、乡两级综治中心全面启用,整合应急、城管、民政、信访等相关职能,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充分调动基层民警、司法所长、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狠抓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减少“民转刑”命案发生,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统筹平安建设“合力”。为充分整合资源,共同发力,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双辽市不断完善部门协作配合机制,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在持续强化内在协调能力建设的同时,通过考评、述职、通报等方式,提升平安建设水平。积极组建志愿者团队,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升级平安建设“硬件”。为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双辽市坚持以科技赋能平安建设,在多个重要点位安装综治视联网信息系统,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部署,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发挥科技在平安建设中的效能,实现了发案少、破案快的效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高。

聚焦平安创建

增强人民幸福感受

及时化解矛盾风险。坚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对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把问题和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双辽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过程中发现纠纷均成功化解,社会矛盾风险进一步降低;维护公共秩序安全。以打击涉黑涉恶、黄赌毒、校园暴力、电信诈骗等犯罪为重点,以四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推动十大行业领域整治,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群众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深化行业平安创建。广泛组织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村屯”等平安创建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平安建设各成员单位深入开展“平安系列”专项清查行动,进一步延伸基层社会治理链条,夯实平安建设基础。

加强全域统筹

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牵头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各成员单位主动认领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创建“和睦家”调解室。调解室依托社区的网格组织,在各部门组建驻室“调解+速裁”团队,实现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无缝对接”,利用微信群收集居民需求和发布调解室工作信息,居民也可以通过扫描预留的二维码与调解员直接沟通,咨询解答线上即可实现。有效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信访等部门力量,以居住在辖区内的普法志愿者、退休司法人员为辅助,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建设。调解人员第一时间回应社区居民的诉求,通过驻室调解、上门调解的方式,使得矛盾纠纷“有去处、有人管、管得住”,构建出一条资源融合、条块联合、办事畅通的调解服务渠道。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充分运用国保、刑侦、科通、技侦等部门的基础调查、专项调查、情报侦察和基层基础建设成果,全面加强情报、侦察、控制、处置等专门工作和基础业务建设,提升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