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 ——市人社局促就业保民生助发展记事 |
全媒体记者 孙莹 通讯员 宋大鹏
2月3日,由市人社局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6个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四平市2025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市人力资源市场拉开帷幕。
当日,我市首批200余名赴浙江等地务工人员登上返岗复工专车,“点对点”“一站式”组织劳务输转,市政府有关领导、市人社局主要领导和6个部门分管领导,现场为外出务工人员分发 “启程大礼包”,温暖送行。
此次春风行动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为主题,活动时间从1月中旬到3月中旬。集中为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农民工,以及有用工需求的属地企业,特别是重要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实现“留岗有关怀、就业有帮扶、用工有支持”,持续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门红”。截至目前,全市有组织输送务工就业农民工600余人,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5场,收集岗位14000余个次,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合格213人次。
“春风行动”也只是市人社局促就业、保民生、助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着力做好春节前后劳动力就业流动高峰期和企业生产就业保障工作关键期,支持“归雁经济”和市内重点产业蓬勃发展,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
四级联动开展摸排。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组织就业服务专员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摸排走访,了解城乡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建立需求清单,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尽快实现就业。同时,市就业服务局及时组织市县镇村四级就业服务部门针对农民工“三盼”问题,通过结对帮扶、“一对一”解决;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启动全市劳务经纪人实名制登记转移就业人员,为春节后分期、分批转移就业、“点对点”输送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强化属地企业用工保障。为了让各类求职者在“家门口”好就业、就好业,市人社局出台了《四平市人社系统“一对一”包保重点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全市人社部门抽调187名人社干部对全市188户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包保,深入了解企业困难及需求,了解企业缺工情况,加强对接联系,帮助企业节后顺利开工。对有强烈在本地就业愿望的劳动力,实施就业服务专员包保,以互利共赢为导向,以抢先转移就业一步,与属地重点企业、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等用工单位协调关系,培训技能,迅速建立劳务关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线上线下推荐岗位。针对春节期间务工人员返乡流动窗口期,坚持数字赋能,市就业服务局、人才服务中心开通快手、抖音、96885等线上就业岗位推荐平台,广泛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为广大求职人员推送岗位信息,精准进行就业政策和岗位服务。同时,市人力资源市场密集举办线下招聘活动,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召开专场招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推荐,增强人岗匹配度和满意度,提高招聘效率。
分类培训提高技能。针对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精准开展各类特色职业技能培训,满足培训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鼓励具有职业技能的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实现持证就业;鼓励培训机构开展校企合作,及时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
激发活力鼓励创业。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基地建设,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大力开展“创在吉林”活动,加强宣传落实四平市就业创业优惠政策30条、就业创业十大行动等政策,激发城乡创业活力,鼓励大学生、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扩大现有劳务品牌市场影响力,持续抓好“伊通烧烤师”“双辽月嫂”等知名劳务品牌带动创业就业,持续培育“四平直播带岗”等7个四平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创业工作。
创新工作服务机制。以全市207家“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5个规范性零工市场为抓手,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持续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市场和农村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作用,将“新农人”纳入劳务经纪人队伍,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打牢坚实基础。
举办系列暖心活动。向农民工等服务对象发出节日慰问信,对集中返乡返岗劳动者,提供包车、包列(包车厢)、包机等服务;大力宣传落实吉林“两找一服务”工程服务承诺,对春节期间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农民工组织多种形式“送温暖”活动;开展农民工留守子女、大龄农民工、长期失业青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关爱帮扶活动,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特设专岗”服务,提供妈妈岗、老人岗、残疾岗、复转军人岗、妇女适用岗、大学生1311服务岗等对口服务,实现就业有抓手,用工有保障,满意有提升。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以“春风行动”为契机,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进一步强化加强稳岗扩岗保障,不断健全公共就业长效服务机制,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