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强音” ——双辽市文明实践“大喇叭”助推“同心铸魂”走进千家万户记事 |
全媒体记者 邵杰 通讯员 王天夫 冯驰原
双辽市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覆盖面广、时效性高、渗透力强的特点,建强播报队伍、丰富播报内容、规范播报流程,运用“乡言乡语”讲好“党言党语”,让群众乐意听、能听懂、记得住,为党的声音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提供“空中阵地”,努力播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强音”。
多方整合资源,在平台建设上求“广”。充分结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坚持“线上融合、线下整合、功能完善、一体多用”的原则,在融媒体中心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喇叭工作室”,在2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村级广播室,以村为单元,安装大喇叭播报系统,建成了辐射全市各村的广播体系,打造“文明实践空中阵地”,形成了宣传资源的聚合效应,将“大喇叭”打造成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传播党的声音的重要载体。
贴合百姓需求,在宣讲效果上求“实”。双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喇叭工作室”开通后,广播节目的策划和运行由市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共同承担。每周一到周五的上午10点-11点、下午3点-4点,都是“大喇叭”的开播时间,播放内容主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大喇叭”真正成为传播党的好声音的“扩音器”、群众了解政策法规的“信息站”、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以最接地气、最通民心的方式,向千家万户传播出时代强音。
创新服务模式,在宣讲形式上求“新”。积极探索“大喇叭+”服务模式,完善双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服务平台“订单式”服务模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喇叭”与文明实践网络平台“点单”相结合,作为解决民生实事的“出口”,推动各种优势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既能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能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村民亲身体验到“大喇叭”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喇叭”已经成为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双辽市将努力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喇叭”传播功能,把“大喇叭”打造成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更好地推动“同心铸魂”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