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民意为准绳 ——铁西区提升城区水冲公厕建设水平侧记 |
本报通讯员 王伟
小公厕联系着大民生,小空间诠释着大文明。今年以来,铁西区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核心,想问题以民生为重,办事情以民意为本,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提升城区水冲公厕建设水平,扩大“共同建造”效能,优化城区居民群众生活水准,全力打造有“温度”的公厕。
紧跟“服务于民”的“重点”
今年以来,铁西区作为核心主城区,始终紧盯“让城市更便捷、让人民更幸福”的核心,始终坚持“建设为民、建设惠民、建设利民”的水冲公厕建设理念,聚焦“民评是标准、民心是依靠、民意是准绳、民盼是方向”的靶向,怀为民之心,办利民之事,多次召开城区水冲公厕建设推进部署会议,研究工作对策,明确工作职责,不断坚定了“想事、干事、成事”的决心,建立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主体抓”的责任体系,逐步形成了“顶层领动、中层带动、基层推动”的“三层三动”工作格局,积极营造了“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的工作态势,巧用水冲公厕建设的“大写意”,精雕提升城市品位的“工笔画”,全力书写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民生答卷”。
紧贴“实干于民”的“亮点”
在工作中,铁西区更加注重“硬件服务+软件便民”的双提升,以“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品质上促提升”为抓手,以“明要点,攻难点,造亮点”为原则,以“便民相近、宜商相望、文化相连”为要点,组建由住建部门牵头,属地街道、居民代表、施工单位为成员的工作组,采取“座谈+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寻求“量体+裁衣”相融合的方法,积极探索“公厕建设”最佳布局,让每一个城市公厕“螺栓”,推动英城振兴发展的“机械齿轮”高速运转。优选牡丹小区西侧、滨河路篮球馆南侧、盛世华城口袋公园西侧、东风路高架桥北侧、海丰路加油站院内、莱茵河畔小区北侧对面等6处地点,新建国家二类标准水冲公厕,不断增加“宜居、宜学、宜商”城市复合型服务要素。
紧扣“造福于民”的“难点”
便民、利民,是建设水冲公共厕所的首要属性。铁西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强短板、惠民生”的出发点,倾注“工匠”之心,下足“绣花”之功,积极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狠抓“精细、精准、精致”的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分期验收制”三项制度,突出“一盘棋、快节奏”的建设理念,以“选址科学、外观漂亮、绿色环保、功能完善”为靶向,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目标,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建设效率,采取一切措施提升标准效率,统筹安排供水、排污、供热、供电等线路配套,全力以赴、奋力攻坚,不断提升区管公厕建设的整体实效,预计年底前6座水冲公厕正式交付使用。
紧抓“担当于民”的“节点”
铁西区以“在细节上下功夫,在品质上促提升”为抓手,牢固树立服务保障“不打烊”、巡查督查“不掉线”的靶向,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城区水冲公厕督查专班,紧盯“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方向,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方法,紧盯“卫生是否整洁、设施是否完好”等内容要点,对城区水冲公厕实行“全方位、全覆盖”的督导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推进区管公厕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双促进,健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的区管水冲公厕服务模式,严厉惩处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的行为,切实提高区管公厕便民服务水平,让居民享有更优的环境、更多的实惠,推动公厕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铁西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紧盯不放的拼劲,探索城市宜居建设的“新思路”,始终保持勇争第一的干劲,打出加快经济发展的“组合拳”,全力唱响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强音,为英城百姓营造优质的宜居环境贡献铁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