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坚持”激活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梨树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记事 |
本报通讯员 陈时 刘瑾璇
近年来,梨树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力和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三个坚持”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坚持夯基垒台强保障,凝聚集体经济合力
强化组织引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形成党政统筹、组织牵头、部门配合、乡村实施的工作格局。研究制定《梨树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作规划和分类推进方案》,协调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明确16个部分37项含金量高、可行性强的扶持政策,推动政策集成、力量整合,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定目标、明思想、教方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范围,作为干部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盘活闲置资源。第一时间会同梨树县纪委监委、梨树县委政法委、梨树县公安局、梨树县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项座谈会,并制定工作方案,确定试点乡镇3个,对农村集体“三资”、债权债务、经济合同进行细致摸排,最大限度盘活集体资产。
坚持整合资源求突破,提升集体经济潜力
打造党建引领新模式。加大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力度,以“党支部+合作社+N”为发展模式,在去年5个省级示范点村基础上扩大到95个村,预计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300余万元。目前全县正常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1140个,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80万亩,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的工作局面初步形成。探索因地制宜新格局。积极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局面,充分利用各村机动地、流转地、四荒地等闲置土地资源种植特色农作物,初步形成种植棚膜蔬菜、陆地蔬菜项目52.3公顷,种植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产业144.3公顷,种植鸡心果等水果产业18.6公顷,预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248.37万元。
坚持建强队伍蓄动能,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聚焦关键少数选拔。建立换届后班子运行和干部履职常态化调研督导机制,及时提拔使用那些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工作、苦干实干、业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不用不干事、不扛事、不成事的干部。去年以来,提拔使用乡镇干部155人,调整村书记15人。动态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干部2100余人,35周岁以下占30%,大专以上学历占15%,队伍更加年轻,建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中坚力量。聚焦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实训平台,助力人才成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院校师生共建的“科技小院”,先后为10名博士、40余名硕士提供实习基地,每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2万余人次,培养出以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为代表的优秀科技农民100余名,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