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


春日正是读书时
——市第十四中学举办古诗词讲读活动

《四平日报》(2023年4月10日) 07版

本报通讯员 王雪岩

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读书日”。眼下,围绕“世界读书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已经拉开帷幕,作为全民阅读的主力军,中学生必不可少。市第十四中学的语文教师正在给学生们准备一份“厚礼”,这份礼物就是讲读古诗词,助力阅读会,为他们即将举行的古诗词阅读分享交流会做好准备。

老师们采撷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塞下曲》《兵车行》带领同学们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静心聆听华夏璀璨的诗篇,那里有塞北的广袤苍凉,那里有乱世的连绵战火,那里倔强地渴望着和平时代。《凉州词》《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告诉当代中学生:智在内,勇居外,多少仁人志士,他们品德高尚,大公无私,舍生取义,当外族铁蹄来犯时,有不畏强权英勇抗争的民族英雄,我们要以智慧和本领报效国家,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敬仰英雄、学习英雄、热爱祖国、建设国家。《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从军行》掷地有声,声如洪钟,誓言豪迈,铁骨铮铮。《燕歌行》气骨遒劲,豪迈雄浑,表达了孩子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成为儒家士人理想的人生规划,以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和决心。

一次次诵读,如同经历一次次身心的洗礼。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师生们进一步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俊美与睿智,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理想信念的决心和信心都豪迈地表现出来。

市第十四中学是“诗教示范校”, 是四平市诗词学会“中(初)小学诗教研究”课题成员单位,已经承办了两届诗教经验交流会。他们邀请四平市诗词学会的专家、名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设古诗词欣赏课、研习课,把蕴藏在师生中的创作热情和聪明才智调动起来。还成立了“诗教群”,每周日晚7点30分在群内上课,逐句逐字教写诗,同步布置作业,秒批秒改,引领师生融入学习古诗词的氛围之中,并优选在诗歌创作上有造诣的语文教师打样、引路,上直播课、录播课,可以回放,利于大家反复学习。学校研发晨诵课程、节气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引领学生诵读诗词,感受诗意四季,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学写格律诗。每天语文课前,各班进行诗词朗读者活动。每个单元,教师精心设计单元主题作业,诗歌单元成为主题阅读精品。以诗为脉络的主题教学,将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师凝聚起来,形成综合学科主题教学团队,诗词贯穿于整个主题教学中。持续开展诗歌诵读比赛、清明诗会、诗歌创作汇报展演等活动。校刊《小草》增设“带你学写格律诗”栏目,把师生的诗词作品选上发表。

“诗教交流会是一年一度的我们自己的‘诗词大会’,我们读诗,写诗,晒诗,跟着写诗人的队伍前进,觉得浑身有力量,我要把生活写成诗,每天都读诗,用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来修为自己。”七年四班于佳凝开心地说。

“唯有读书思考,才能站到高处”,语文教师王军说,“教师眼里要有爱,有美,有温暖,带领孩子们读好书,光照在书页上,映出读书人的脸庞,那样的画面太美了,真正的读书是快乐的,一个善于读书的学生一定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教师最重要的教育艺术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读书之乐”。学校有图书室、阅览室,还有阅读协会,要买的书列个单子交上去,后勤主任就会给你买来,这是何等的幸事。阅览室的存书量在增加,借阅簿上的名字一次次被顶上去,我知道大家都在读书,如果我要找的书没在书架上,我会很高兴,不闲置才是阅览室的标配,也是全民阅读、书香校园活动持之以恒开展的见证。

说到读书,市第十四中学阅读协会执行会长、教学副校长何笠华说,读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无论多忙,都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都要有块“自留地”,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今年,去援疆的语文教师黄隽,将作为诗词文化的传承使者,在新疆吉木乃县初级中学教课的班级,把古诗词这一课上起来,让四平和新疆两地的孩子联手学习,同写同吟,共同迎接把诗词变成铅字的美好时刻。

书香伴校园,阅读促成长,阅读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了解信息,增强文化自信。让我们在书香文化的熏陶下,学而修德,思而知耻,行而取慎,成而戒骄。实实在在地读书,一点一滴地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春日正是读书时,让我们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在阅读中长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