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0日


同心合力守护碧水清流
——铁东区多措并举加强河湖整治记事

《四平日报》(2023年4月10日) 05版

本报通讯员 李东

铁东区河湖管理中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坚决扛起新时代治水政治责任,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和河道采砂管理,组织实施河湖长制具体工作,履行组织、协调、分办、督办职责,落实总河长、河长湖长确定的事项,不断提升河湖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河碧水”。

坚持齐抓共管 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要求。从履职尽责、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协调联动等方面,不断深化河湖长制管理,持续建立健全河湖管护体制,聚焦把铁东河湖打造成造福人民的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工作目标,加强党政领导推动,强化部门联动,持续加大境内河道整治力度,努力提升铁东区河湖长制工作总体水平。

建立健全河长制工作体系建设,加强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价。明确各级河长巡河频率、巡查内容和重点河段,完善全国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河湖管理督查APP《吉林省河长制湖长制专业信息系统》,确保巡河次数、频率达到要求。常态化进行调度和通报,半月一提醒,每月一通报,巡河次数不足的镇级河长和村级河长提交书面情况说明,并向对应区级河长说明情况,对连续两个月巡河次数不足的镇、村级河长进行约谈,并根据《铁东区河湖长制考核办法》计入考核结果。

坚持源头治理 组织开展“清河行动”

坚持水质优先,聚焦聚力,全面启动清河、护岸、净水、保水行动。持续推进源头治理,着力提升河湖水质,坚持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水岸同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通过开展禁养区养殖户禁养、水源地保护区内农户搬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入河排水口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等专项行动,全面彻底清除河道岸线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植物秸秆、柴草垛、岸边厕所、生活污水等污染物,巩固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成果,抓好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确保河湖水域岸线清洁。

进一步落实河湖日常巡查保洁机制,坚决防止垃圾随风顺水进入河道,影响水生态环境。加强执法监督,严惩违法行为。组织部门联合执法,集中开展“雷霆护水”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盗窃水资源、侵占河湖、破坏农村供水工程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提升域内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成果,持续推进边查边改,以督查督办方式,推动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

坚持跟踪督办 调度协调整改工作

以环保督察为抓手,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共享”。完成各级环保督察整改方案的制定及整改工作。按照整改时限对涉事部门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保质保量完成整改工作,并调度协调涉事部门按时上报整改销号材料,确保督察反馈铁东区问题全部按照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铁东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通盘考虑整改目标的可达性、整改措施的可行性、整改时限的合理性,科学制定整改措施。坚持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对能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早见成效,对需要阶段性推进的,稳步推进、限时整改,对需要长期努力的,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整改无盲区、不延误、见实效。

坚持协同联动 切实强化整改责任

强化部门联动,完善地方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坚持“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督察整改工作同本地、本领域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整改工作格局,加强协调,互促互进,加快补齐铁东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以督察整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基层河湖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河湖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达到新高度,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