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物资储备基础 持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市粮食和储备局加快构筑救灾物资应急保障体系 |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凯)近年来,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聚焦高质量发展,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着眼应大急、防大险、救大灾准备,坚持以提升应急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为导向,不断健全完善物资储备体制机制,持续加强物资储备安全规范化管理,着力构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全面提升物资储备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稳步推进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保障区域应急所需,打造应急物资储备标杆。
市粮食和储备局主要负责同志积极谋划、协调、推动,深入调研论证和前期手续审批办理,成功申报四平市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项目于2022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75平方米,包括储备库3321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277平方米;管理用房285平方米;附属用房192平方米,预计2023年6月底竣工投入适用。在推进项目建设“硬件”过程中,市粮食和储备局也同步推进物资管理“软件”建设,申请成立了市粮食物资管理中心,配套建立应急物资采购、发放、回收、保管等23项制度,规范物资购置、储备、调拨、使用及回收管理。
据了解,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四平地区救灾、防汛抗旱、防疫卫生等最大的物资综合储运中心,充分释放四平重要交通枢纽的地缘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市应急物资综合储备、运输能力和承担省级物资代储任务,推动四平市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市粮食和储备局大力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提质,围绕救灾物资、防汛抗旱物资、医疗物资三大应急物资板块,建立完善权责清晰、设施完备、管理规范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物资储备库建设,制定《四平市市级救灾物资和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并依托现有资源,优化布局,畅通节点,健全应急成品粮油保障网络,全力抓好应急储备成品粮油保障。完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管理制度,稳步推进社会责任储备,管好储实主城区常住人口15天口粮;健全完善105个粮油应急保障供应网点、13家应急保障加工企业、3家应急储运企业、4家应急配送中心,实现主城区“0.5小时”、县(市)1小时应急成品粮油保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