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雄城四平的红色故事讲下去 全媒体记者 刘莉 |
2月3日,早上7点,四平战役纪念馆宣教部主任袁源在清晨弥漫的寒气中向纪念馆走去。
在讲解工作岗位上的17年,她共接待社会各界公众10余万人次,讲解1万余场次,接待过国家、省、市各级领导。被评为“全国五好讲解员”“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2020年7月22日,她承担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平战役纪念馆视察讲解接待工作,表现非常出色。虽然从去年8月起,四平战役纪念馆因重新改陈一直闭馆,但袁源始终坚持每天早早就来到馆里,编写培训教材,进一步熟悉改陈后新的讲解词。
“虽然现在暂时闭馆,不能像平常那样为来馆的市民和游客讲解,但我们要把红色文化带进学校、军营、乡村、社区和企业,培养青少年志愿者,利用网络资源宣讲红色历史。”袁源说,为了能在重新开馆后,以更好的状态为市民和游客讲解,春节期间,在和家人、亲朋团聚欢乐之余,她也是抓紧时间不断修改完善新的讲解词。她之所以能在讲解这个岗位坚守了17年,源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始终如一。每天通过讲解词与英雄和红色历史的对话,让她增添了更多感动和激励。
2020年7月22日,对于袁源来讲,是一生最值得回忆的日子。
当时正在吉林省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平战役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袁源担当讲解重任。“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解的45分钟,让我终生难忘。他的谆谆教导,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我将永远铭刻在心,这是激励我把英雄城四平的红色故事一直讲下去的不竭动力。”袁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很激动。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四平故事,袁源一直在不断努力着,她成立了四平战役纪念馆党史战史宣讲团。作为吉林省校外辅导员,长期为青少年宣讲红色历史。
利用假期,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担任培训老师,截至目前,累计培训青少年志愿者达2万余人。她还组织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以“红色教育开学第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为英雄唱赞歌”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队课、团课等教育活动。为了让身处偏远少数民族学校、因交通不便没去过纪念馆的孩子也能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她组织志愿者把红色文化送进校园,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袁源发起成立了巾帼宣讲团,带领宣教部成员走进多个社区为老党员们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引起老党员们内心深处爱党之心的强烈共鸣。为了让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她还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宣传推广四平红色旅游文化,在新华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网站上直播讲解并和网友互动,观众量达到上千万人次,并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四战四平”讲解视频,累计点击量过百万。
“2月5日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他们了解更多为解放四平这座英雄城而牺牲的无数先烈的革命故事,四平战役纪念馆和市少工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同开展了‘猜灯谜闹元宵,灯笼点亮幸福到’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袁源介绍说,活动中,讲解员为孩子们讲元宵节的习俗,和他们共同猜灯谜、做灯笼,给他们讲四战四平中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有意义的元宵节。
“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越是在节日万家团圆的时候,我的感触就越深。每次进军营、社区、学校给大家讲解的时候,我也总是和大家说,我们之所以能和家人、亲朋愉快幸福地生活、度过每个欢乐的节日,都是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为了四平解放而牺牲的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唤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珍惜。”袁源神情坚定地说,“讲解员不仅是一份工作,更肩负着一份讲好红色故事的责任。四平战役纪念馆经改陈重新开馆后,我将提炼出更多打动人、感染人、激励人的红色故事,让其中的红色精神内涵直抵人心,激发广大市民和游客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更多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