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这些行业的“冷”与“热”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随着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远,很多市民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很多场所出现了“冷热互换”,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
健身场所人气旺
“这个春节我胖了五斤”“我胖了三斤”。如果说过完年最火热的词语,无疑是“胖了”。市民健身减肥有需求,各类健身场所的春天也随之而来。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健身房咨询健身项目及办卡的顾客明显增多,老会员来健身的次数也多了。市区一家健身馆的工作人员小陈透露,最近每天来馆里健身的会员有100多人,较之前多20%,大部分女性会员会选择瑜伽、打球等运动形式,而男性会员更喜欢力量器械训练。
除了健身馆,专业性舞蹈会所也成为众多女性市民的不二选择,我市一家专业瑜伽会所的店长告诉记者,每年过完年后是他们最忙的时期。“这几天,每天来店里练瑜伽的市民比以前增加了30%,等到3月份来健身的人会更多。”这位店长说,很多市民都是下班以后或晚上过来,所以他们的课程都安排在晚上。记者在当日的课程表上看到,会员可自由选择高温瑜伽、急速减肥肚皮舞等课程。
商场超市人气下降
春节前夕,市民争相置办年货,我市各大商场超市人满为患,生意十分红火。而过完年,这些红火了一个月的商场、超市变得冷清了一些。尽管一些超市各种促销活动花样百出,但成效并不明显。一名店主告诉记者,从除夕到现在,顾客都不多,销售量大幅下降,尤其是冬装的折扣已经降得很厉害了,但销量依然很少。不仅是商场,超市的顾客较平时也要少。一位只买了一棵白菜和一些葱的老人告诉记者,过年买的菜多,年过完孩子们都走了,好多菜都在冰箱里存放着,即使几天不买菜也够用。据商场的导购员介绍,年后这段时间的顾客确实不多,超市也对商品做了些调整,像蔬菜、肉类等,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进货都比平时要少,随后几天超市会根据顾客需求逐步增加直至恢复到正常。
洗车洗衣忙不停
“来洗车的很多,我们都是从早忙到晚。”在铁西区北河附近一个洗车点,四五名洗车工都在忙碌着,后面还有车在排队。“价格已经恢复了,就过年那几天最贵。” 一名洗车工表示,这价格年年都是这样。
春节过后,洗衣业也喜气洋洋。 “你要不是急要就等上两天,急就优先给你洗。”在一家干洗店,店主表示这些天业务比较多, 按顺序排的话,比平日要晚一两天,如果急着要,也可以优先安排。当记者问是否会因为活儿多而涨价时,店主很干脆地回答: “我们店里从来不涨价,一年到头都一个样。”
服务业进入“空档期”
临近过年,理个发要排队,花钱雇不上家政人员……大学城一家理发店的老板对此很有感触,年前几天,店里理发的人就没有断过,最忙的一天连饭都没正点吃,从开门一直忙到晚上。但这年一过,理发店的营业额也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年前一人难求的家政服务也步入低谷。不少市民在年前想雇人打扫卫生,最火爆的几天不仅雇不到人,每平方米价格也要4元至6元,100平方米的房子至少需要400元的价格。而现在,价格下来了,需求量也没那么大了。
针对春节前后出现的“冷”“热”经济,大多数市民表现得很淡定,市民李先生认为: “过年要热闹,难免出现扎堆消费, 肯定会造成一些不便,但也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传统的消费观念正在转变。”他觉得,只要不过分, 不管是“冷”还是“热” ,都是节日市场的正常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