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本报评论员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于指引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面落实生态强省、生态强市建设总体要求,擦亮四平振兴发展生态底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对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站位和思想觉悟的直接检验。我们要全面增强对标看齐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准确把握重要意义和精神实质,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部署,自觉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只有以系统思维,将其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谋划部署,才能实现全面绿色转型,以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既是四平肩负生态安全使命、践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自觉行动,也是最终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打破传统路径依赖,找准四平绿色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在新的征程上走出一条契合绿色发展战略全局,助力四平未来发展、彰显四平特色优势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标本兼治。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牢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生态环保工作决策部署,聚焦打赢蓝天、碧水、净土等标志性战役,守护一片蓝天,保护一湾碧水,培厚一方净土。要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五个必须”要求,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采取更强有力的污染防治措施,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深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现路径。要进一步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全面实施“十年绿美四平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三区三屏三廊一网”森林草原修复生态格局,持续深化南北河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建设城区绿色生活圈。同时,开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加强辽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构建“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环境保护新格局。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与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相融合。要积极融入吉林省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落实“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双辽绿电园区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为多领域深度脱碳筑牢基础。要坚持以工业绿色升级带动全市创新转型,加快推动重点行业向绿色清洁、高端智能方向发展,确保绿色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年递增。
波澜壮岁欣回首,敢为人先又续征。让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认识和奋进姿态,锚定目标勇毅前行,全力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四平落地落实,让绿色成为四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