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路上 ——记“四平好人”刘勇 |
全媒体记者 王翌頔
刘勇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支征信管理科副科长。多年来,他深入实践,不断提升征信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融资环境改善。2016年获四平市劳动模范称号。
刘勇积极协调涉农金融机构实施整村授信工作。截至2021年末,全市6家涉农金融机构已累计评定信用乡镇36个,评定信用村1357个,评定信用户12.35万户。依托整村授信全年共发放信用贷款15.6亿元,受益农户1.92万户。他还推进吉企银通四平分平台的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专区;全省率先实现辖区30万农户信用信息全覆盖采集,并通过技术对接,实现信息安全与共享的有机结合。依托农金服对接,全年累计发放贷款4300户,金额2.88亿元。为我市成功获批为全省首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2021年,动产抵押统一登记业务由市场监督局划转到了人民银行。刘勇在此项工作中精心组织,保证业务平稳过渡,全年共新增常用户审批33户,共办理动产融资登记101笔,金额2.44亿元。他还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动产融资统一登记业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与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相对接的工作模式,推动我市发放了全省首笔黄牛动产抵押融资产品。
疫情防控期间,刘勇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并以梨树县为试点,创新推出农村信用户评价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市场化的农村信用户评价和应用机制,实现县域内农村信用户信息共享,降低涉农金融机构放贷尽调成本,扩大农户融资总量。在此基础上,他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针对信用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信贷业务1.9亿元,保证资金及时到位,积极支持备春耕工作。此外,他还通过微信网络指导协调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四类群体”征信权益保护政策,提供暖心征信服务。组织“征信修复”乱象治理的专项行动宣传工作,通过网络媒体发布防范“征信修复”骗局风险提示;组织下沉干部在服务居民的同时,加强这方面的宣传。由于舆论宣传得力,复工后,我市“征信修复”乱象治理进展迅速,多家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很快得到清理整顿,有效保证了征信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