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住进“新房子” 农民减损又增收 ——双辽市柳条乡“地趴粮”整治工作侧记 |
全媒体记者 陈凯
初冬时节,一座座装满玉米的“玉米栈子”出现在双辽市柳条乡农民家的院子里,成为大家口中的储粮“神器”,玉米住进“新房子”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坏粮风险隐患,更好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减损增收。
双辽市柳条乡柳条村村民孙洪章已有30余年的种植经验,身为一把种地好手的他,却对秋收后的储粮问题年年犯难,但是,就在今年,困扰他多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记者来到孙洪章家中时,他家的玉米已经全部收到了栈子内。有了这个“新装备”,孙洪章更是一刻不敢停歇,早早地就把自家所有玉米都收进栈子,在通风透气、防止返潮的同时,玉米还能储存得更久,一举多得。看着自己家的玉米得到了妥善保存,孙洪章作为科学安全储粮的受益人最有发言权,他说:“今年用上立体储粮的办法,与‘地趴粮’相比,从新粮收回的11月份到第二年4月份都不用再担心雨雪天气,拥有了选择卖粮时间的自主权同时又实现了减损增收。”
一直以来,柳条乡都把“地趴粮”整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乡领导、村领导多次深入农民家实地查看储粮情况,强化宣传引领,在思想意识上下足功夫,鼓励广大农户采取“上栈子”的方式,实现粮食离墙离地,确保实现节粮减损,颗粒归仓,全力以赴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双辽市柳条乡副乡长韩维森说:“柳条乡将会持续强化各项工作举措,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村屯,传授安全储粮技术,帮助农户解决因储藏保管不当出现的粮食霉变或坏粮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坚决把安全储粮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村各户庭院粮食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