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 “五大环境”体系打造 营商环境建设新高地 |
(上接一版)
当好“法律宣传员”,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实地参观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听取情况介绍,及时回应和解答企业提出的法律问题做出风险提示,从而引导企业自觉遵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好“纠纷调解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开设“民营企业法治保障绿色通道”,优化投资者纠纷事项办理流程。组织律师、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单位主动排查矛盾纠纷,确保“早发现、早化解”,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对全县304个行政村、41个社区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共排查社会矛盾148起,成功化解142个。
当好“执法督查员”,规范企业发展环境。开展“办事不扰民”专项执法监督,加大扰乱市场秩序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持续规范企业发展环境。今年通过“联帮调”调处案件108起,占总调处案件的73%;900余名“法律明白人”走村串户为百姓解答事项400余个,化解矛盾80余起。
“柔性引才”积聚动能,打造群贤毕至的人才环境
梨树县作为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拥有得天独厚的黑土地资源优势。为推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该县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打造科技交流研发平台,引进开发先进农业科研成果,多措并举集聚优秀专家人才,探索出了具有梨树特色的“柔性引才模式”,为梨树现代化农业发展,打造最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持续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我们在2021年共同发起实施了‘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进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行动(双百行动)’,目前已汇集了95名省内外硕博研究生进入县内合作社,通过建立科技服务工作站、乡村振兴农民研究会、标准化生产基地等形式提供智力技术帮扶,累计为合作社节本增收700余万元。”梨树县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王成表示,通过“土专家”与“洋博士”的有效结合,“双百行动”让高学历科技人才真正贴近了“三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是通过聘任来到梨树的,现在在县农业推广总站工作,我觉得梨树农业发展基础好,适合我的专业,政策也能够给我们一定的保障。”来自东北农业大学的硕士生王影说。正是因为梨树县“柔性引才”的良好人才环境,促使多家专家团队集聚梨树,也对区域农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梨树县在黑土地保护和粮食高产高效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
为有效激发人才活力,保障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梨树县连打人才政策组合拳,设立每年10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优先足额安排资金用于人才激励、引进、培养、开发、创新创业、服务保障等工作。其中,已累计为政府顾问发放聘期顾问费、为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及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发放激励资金100余万元。以优化人才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导向,精准发力,打造梨树县人才聚集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