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味”升华“烟火气” ——双辽市“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助推提升夜经济侧记 |
本报通讯员 曾祥焱
半街烟火,半街文脉。为持续焕发商业步行街夜间经济活力,让百姓“想要来、有乐趣、不愿走”,双辽市积极探索“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之路,以文化丰富夜间生活,以文化促进商业消费,通过公共文化活动的精准化、规模化、多元化供给助力夜间经济繁荣,以“文化味”升华“烟火气”。
开展文艺展演活动 深耕群众文化聚人气
自商业步行街启动以来,双辽市充分发挥“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积极性,以第九届农民(市民)文化节暨第三届满蒙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开展农民歌手大赛、群众文艺系列演出、“我们的节日——中秋”文艺晚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文艺演出、百姓大舞台群众卡拉OK展示等系列活动,同时,在商业步行街设置7个点位,进行架子鼓、蒙古族舞、萨克斯、街头魔术、旗袍走秀、武术等多形式展演,让群众既能欣赏到精品演绎,又能成为百姓大舞台的主角,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以地域文化优势为依托,在商业步行街表演区域进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辽太平鼓、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泥塑、螳螂拳、葫芦画展示推广,让赏文化、吃美食、看非遗、品风情成了群众夜间经济的消费体验。
开展书香双辽活动 厚植家风文化提人气
双辽市将“书香气”与“烟火气”创新融合,探索全民阅读新模式,在商业步行街举办“书香双辽、家风恒远”家庭才艺风采展示活动,50余个家庭参与其中,全面拓展全民阅读空间。亲子诵读同悦书香,《在一起》《家风诵》《我和我的祖国》《我爱读书》《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少年中国说》等经典作品亲子共读,将优质的阅读资源带给市民。通过系列主题特色的书香文化体验活动的举办,有效推动书香家庭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不断提升双辽“夜经济”和文旅品牌效应。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嵌入健身文化兴人气
“夜经济”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体育消费正在成为其中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双辽市依托商业步行街平台,搭建“体育夜市”,增加“夜健”优质服务供给,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借助“夜间经济+体育运动”方式吸引人气,在地标商圈自主开展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夜间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全市35支队伍参与广场舞、街舞、瑜伽、武术、跆拳道、篮球、搏击等健身活动项目,从欣赏比赛到健身锻炼,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场景为经济发展带来可观增量。
开展旅游产品展示 融合旅游文化增人气
融合地方产业特色,树立文化旅游品牌,是利用商业模式活化文化旅游的最佳路径之一。双辽市为形成吸引人气的品牌效应,在商业步行街搭建卧虎农庄酒、李氏食品、郑家屯特产、王氏蜂蜜、双山鸭场丫鸭大米、创业联盟杂粮、双辽职业中专雕刻、根雕、草编、农民画等双辽本地特产及文化手工艺品13个旅游商品展位,让夜经济更加多样化、特色化,同时也有效延长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消费体验。
铸就品牌引爆市场,“文旅体商”融合提升质量,特色活动促进消费。双辽市持续加强对地域文化、非遗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的深入挖掘及业态的创新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真正让夜晚双辽商圈人气更旺,夜市消费更火,群众生活更丰富,真正实现夜间亮起来,消费热起来,夜市火起来,群众乐起来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