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二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本报评论员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开创四平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四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统化一体化统筹部署,构筑了“三位一体”的创新组合,体现了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强劲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以创新催生和汇聚四平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目标任务,是一个与时俱进、任重道远的奋进过程。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让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要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普惠,四平就必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办好特殊教育,深化职工教育产教融合,让优质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成长之路。大力实施职业能力提升行动,依托四平职大等院校,培养更多“四平工匠”,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四平要发展,就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按照省委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部署,精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突出抓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全要素、全产业链互联互通,实现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要大力攻坚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构建以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等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引领转型发展。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人才战略的根基。只有广聚天下英才,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才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四平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四平要围绕破解人才引不来、用不好、留不住问题,纵深实施人才留平计划和专家四平行活动,与时俱进打造“英城英才新政”升级版,全力为人才建功立业搭台铺路,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各类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让人才释放最大的活力。
教育蓄势、科技赋能、人才强基。党的二十大以高远站位、宏阔视野,指明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三个第一”的内在联系,充分汇聚教育、科技、人才的强大合力,为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