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四平篇章中彰显双辽担当
——访双辽市委书记王志军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16日) 01版

全媒体记者 邢天笑

“党的二十大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守正创新的光辉文献、继往开来的时代答卷、击鼓催征的行动纲领。双辽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全面从严管党治党为引领,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在谱写建设现代化新四平的崭新篇章中彰显双辽担当。”双辽市委书记王志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就如何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和推动双辽市各项工作,王志军表示,要在产业集聚上争当“排头兵”。坚持项目为王,引增量、盘活量、扩总量、强动能,突出抓好绿电园区、化工产业链、玻璃建材产业链、电力能源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现代流通服务产业链“一区五链”,在延链补链中提升竞争力,在铸链强链中推动产业集聚,打造具有双辽特色的产业体系。明年重点推进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5万吨糠醇和1万吨四氢呋喃、迎新玻璃“一窑两线”、茂林100兆瓦风电等6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力争两年内实现双辽工业经济倍增。

在现代农业上争当“排头兵”。以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契机,补短板、强基础、谋质变,大力实施粮食增产、肉牛倍增、棚膜提质、乡村建设、脱贫巩固“五大行动”,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双辽样板。明年重点建设21个农业科技高标准示范区和6个千亩县级保护性耕作基地,确保粮食产量始终位列全省前十。重点推进柳条蔬菜种植棚膜基地、茂林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茂林镇牲畜交易产业园区建设,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突破。高标准打造3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和23个千村示范村,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

在绿色发展上争当“排头兵”。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抓保护、强治理、促转型,在治水、治气、治土、减碳“三治一减”上下功夫,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厚植绿色发展底蕴,打造吉林省西部生态文明示范区。明年重点实施好小山水库到新开河输水渠工程、西辽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把双辽区域内东西辽河、架树台湖湿地、水库等进行连通互济,实现水润双辽目标。

在深化改革上争当“排头兵”。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重点抓好农垦、开发区、国有平台公司、行政执法备案智能管理四项改革任务,用改革成果释放活力、激发动力。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争当“排头兵”。坚持把绝大部分财力用于民生,补短板、扩规模、提档次,重点做好提升城市品质、办好惠民实事、筑牢疫情防控网、强化社会治理“四件大事”,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年重点实施好一马树森林公园升级改造、乡镇集中供热新改建、城区主次干路升级改造和雨污分流工程。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争当“排头兵”。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抓深政治建设,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政治上忠诚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夯实基层基础,健全完善“一网治理、双应服务”城乡基层治理模式,抓党建强功能、抓自治夯基础、抓德治润民风、抓法治促和谐,推动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走在前列。建强干部队伍,坚持人岗相适原则,让讲政治的人受器重、想干事的人有舞台、能吃苦的人受褒奖、能负责的人担重任,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作风硬的干部队伍。加强作风建设,培树严新细实新风,开展重点中层岗位负责人民主评议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优环境、转作风、抓落实。坚守廉政底线,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落实“八项规定”,精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