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中国有能力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
新华社记者 阮周围 张玉洁 张丹 张格 杨丁淼 何磊静 刘金辉 郭翔 李鲲

《四平日报》(2021年8月19日) 04版

当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2亿。中国受德尔塔变异株影响,面临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疫情的复杂局面。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表明,面对中国国内新一轮疫情和北方汛情等多重影响,中国宏观经济面仍保持相对稳定,且延续了恢复态势。

其中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尽管比6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增速。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4%,连续17个月高于临界点。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系列可观数据背后的关键在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叠加国内疫情,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着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政策调节。同时,中国各地更加注重采取灵活的政策,来提升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以及应对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截至16日18时,中国共有29个高风险地区。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一系列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

江苏是中国这轮疫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在江苏无锡,税务部门开辟了防疫企业办税“绿色通道”,分秒必争缩短办税时间,确保每笔退税从受理到审核平均用时不超过半个小时。

“本轮疫情以来,我们享受了4252万元的留抵退税,极大地缓解了产能升级上的资金压力。”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财务负责人严歌白表示,尽管疫情严峻,但有了政府的服务保障,企业生产更有信心。

受汛情、疫情影响,中国中部省份河南近期遭遇了严峻挑战与考验。为打赢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这三场硬仗,河南开展“万人助万企”行动,推动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协助优势企业扩大生产。

河南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对受灾较严重的民营企业,采取信贷展期、续贷、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给予支持。

应对疫情影响,中国数量庞大的市场主体更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南京玄武区,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体温监测并登记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标配。玄武区一家中式餐厅内,用餐时间,店内顾客各自在桌上扫码点餐并保持安全距离,戴口罩的外卖小哥在柜台前来回奔走。负责人说,受疫情影响,店内就餐人数有所下降,外卖业务大幅增长。

受限于防疫要求,中国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餐饮服务业需要临时关门闭店或主动减少客流物流,但中国不断优化的电商平台让他们在应对危机时更具韧性。数据显示,1至7月中国网上零售额71108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813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

网络交易的频繁和比重的提升,为创造就业岗位提供了新的机遇。公布的数据透露,1月至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22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74.7%。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随着双创快速发展,新业态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带动效应增强,“快递小哥、网络直播、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岗位增加”。

良好的基本面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好势头——从粮食生产到工业品加工,再到新兴的产业发展,均为这一判断提供了有力支撑。付凌晖介绍,7月下旬,多数地块的秋粮长势好于或与常年持平,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1月至7月份,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9%和64.6%。

有效应对疫情为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而趋稳趋好的宏观经济面又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充足保障。

在中国东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今年上半年给疫情防控常态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169%,主要用于当地各部门、街道疫情防控和对困难群众的救助。

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充足资金保障的背后,是今年上半年大连金普新区推出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便利化举措,有效地助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大连金普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传统优势产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税收增长明显。

受访人士认为,尽管疫情会给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有能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7月份,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加影响,部分主要指标增速有所回落,但从累计来看,主要宏观指标仍处在合理区间,经济总体延续了恢复态势。”付凌晖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喻新安说,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此轮疫情对全国经济影响有限、可控,“中国一直在探寻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尽最大努力将疫情控制在局部,以减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