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标:牧童短笛奏响勃勃生机 □李润 |
|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古往今来,蒙蒙烟雨中,由牧童、短笛、老牛所组成的诗意画面,往往为诗人们所钟爱,时常见诸其笔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而牧童吹奏的悠扬笛声,犹如缕缕春风,给烟标这方宁静自然的“田园”带来了勃勃生机。
我国烟草企业较早展示牧童形象的烟标,是上世纪初期天津麟记烟卷有限公司监制的“牛牌”烟标。这枚烟标描绘了一头黄水牛驮着一名牧童吹着横笛涉水前行的情景:只见黄水牛大睁着眼睛,竖着耳朵,似乎一边在惬意地听着牧童动“牛”心魄的笛子独奏,一边悠然自得地漫步前行,看那神情特别享受。
之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乡村牧童或与老牛窃窃私语,或枕臂酣睡,或在绵绵的春雨中骑牛慢行的画面,时常出现在烟标这方小天地间。如中国兴康烟公司出品于上世纪40年代的“牛狼牌”烟标,主版是一头大青牛驮着吹笛牧童的形象,细看那头老牛昂首抬头注视前方的神情,牧童此刻吹奏的应该是曲调昂扬的进行曲。涉县北关万牲号卷烟厂出品于同期的“牛牌甜烟”烟标,主版画面描绘了一头水牛驮着身背斗笠的牧童,起劲地吹奏牧笛的形象。这三枚烟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牛也是“音乐狂粉”,看来人类要慎言“对牛弹琴”了。
以牧童吹奏短笛为形象的烟标还有许多。如上世纪50年代,地方国营裕民烟厂出品的“放牛牌”烟标,主版画面中,远处是一位老农赶着黄牛正在耕地,近景则是一个牧童骑牛吹笛的场景。地方国营华新烟厂出品于同期的“牛郎”烟标,主版描绘的则是一个身披蓑衣、口吹笛子的牧童骑着水牛悠然前行的画面。河南开封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80年代的“春牛”烟标,其主、副版均为在绿色柳枝的衬托下,悠然自得的牧童骑牛吹笛的剪纸画面,浓郁的春天气息尽显标中。福建厦门卷烟厂出品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丰产”烟标,主版则是一头黄牛驮着牧童吹奏短笛,漫步前进的画面。这些展现牛群中“音乐狂粉”,驮着牧童吹奏着悠扬笛声的烟标,从不同视角多角度地描绘出宋代诗人雷震在其《村晚》七绝中描写的“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漫寒漪。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不吹”的田园牧歌意境与情调。
有的烟标在表现牧童吹笛的同时,还赞美了牧童放牛间隙,勤奋好学的精神。如公营华新烟草公司出品于上世纪50年代的“牛郎牌”烟标,主版描绘的是一名身着红白相间的格子短袖上衣以及蓝色短裤的牧童,骑着一头青色大牛,正在起劲地吹着优美的放牧乐曲。副版则是这名牧童坐在一棵郁郁葱葱的树下,认真地读书学习的特写画面。而那头肚子吃得滚瓜溜圆的牛儿,默立站在牧童跟前,一边反刍,一边不时甩动尾巴驱赶虻蝇,陪同聚精会神读书的牧童。
这些以牧童形象为主题的烟标,尽管画面略有差异,然而均生动传神地展现了乡村牧童纯真质朴的天性、活泼可爱的形象和怡然自得的生活。在他们悠扬的短笛声中,充满生机的春之大幕已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