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日孜孜 以“鹿”为歌惠乡亲 ——记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哈福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高桂英 |
本报通讯员 刘艳
高桂英,女,汉族,中共党员,四平市石岭镇人,现任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哈福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1998年开始参加基层工作,先后获得四平市科普示范“带头人”、吉林省“三八红旗手”、四平市抗“疫”最美女性、四平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是第七届、第八届四平市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历年基层工作中,她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带领乡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不断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古往今来多评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眼下,在人杰地灵的四平市石岭镇哈福村就有一位。她不甘贫困学技术、以鹿致富带乡亲、成立协会扩规模、发展三产促就业——她就是哈福村党支部委员会委员高桂英。
即使身在基层看春种夏长,纵然是全国人大代表走上最高荣誉殿堂,一路走来,乡亲们眼里的好女儿高桂英,始终能够以基层工作人员的姿态服务百姓、以共产党员的最高标准严以律己。
与鹿结缘
“技术能带来先进生产力!”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高桂英从小就家境贫寒,家里仅仅靠集体分的几亩土地生活,但只是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她从小就立志摆脱这种困境,让全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高桂英从朋友那得知梅花鹿浑身是宝,饲养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赚钱还快,但是苦于没有经验,不懂技术,正巧当时哈福药厂招聘一批人员从事梅花鹿养殖,对鹿产品进行深加工,她自告奋勇地报了名。进入药厂工作两年多,高桂英对梅花鹿的养殖有了基本的了解,由于她工作踏实肯干,又善于钻研,后被调到当时的检察院鹿场工作,担任技术员,负责鹿场梅花鹿的饲养工作。
2000年,她建起了鹿舍,购买了5头梅花鹿,开始了艰难创业。母鹿产仔时,最是马虎不得的时候。因此,高桂英白天蹲在鹿舍里观察,晚上睡在鹿舍门口,鹿有动静能够及时发现,防止意外发生,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仔鹿的成活率。
随着养殖数量的扩大,相应的饲养管理问题也就多了,她查资料、找书籍,有时专门跑到镇里甚至更远的地方找懂技术的专家咨询,慢慢地她的养殖经验越来越丰富。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高桂英对此深信不疑,也是凭借技术,她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高桂英的鹿场已经发展到存栏90多头,每年出售成年鹿、鹿茸、鹿血、鹿肉等,纯利润10多万元。
靠鹿带富
“想让更多乡亲脱贫致富”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高桂英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她要参加村民换届选举,她想成为一名村干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进入村班子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特别是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她免费提供种鹿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近年来,高桂英先后扶持帮助50多户农民走上养殖致富之路,是大家共认的“致富财神”。2014年7月,高桂英带领51户农民成立了哈福村养鹿协会,她本人任协会会长。
目前,养鹿协会的梅花鹿存栏4000余头,对入社的养殖户统一提供饲料和药物、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等,每户每年增加收入3万余元,与养殖户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一“鹿”高歌
“为互联网+‘鹿’蹚出路”
随着梅花鹿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桂英明白了养好、卖好梅花鹿只是生产的初级阶段,如果想获取更高的利润就要在梅花鹿身上做点文章。
于是,她在哈福村四社投资开了一家千品香农家院饭店,主打绿色生态,养生保健品牌,现在农家院饭店生意非常红火,每年收入10多万元,带动了梅花鹿事业向第三产业进发,同时也解决了村里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
2019年是互联网市场壮大并逐渐形成规模的时间段,各大主流商品从线下经营转为线上、线下同时经营,并且收益非常可观。这再次拨动了高桂英的心弦,从此她多方考察和学习,并在政府出台的各项好政策的帮助下,成立了电商平台,专门销售木耳、香菇、野菜土特产、鹿产品、土蜂蜜等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关心村民致富,更关注疫情防控。面对2020新冠肺炎突袭的一年,高桂英作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的联络员,她协助村“两委”班子对本村疫情防控进行安排部署和细化落实。
为把“内防输出、外防输入”落到实处,她带领村委会成员和党员在村各出入口设立卡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对外来车辆人员逐车排查,逐人进行登记。
在基层工作的这些年,面对艰苦辛劳,高桂英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始终以带领全村居民致富为目标,继续开拓市场,并结合当代经济潮流,发展新型鹿产业,为全村蹚出一条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