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让城市更美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四平市城市更新行动的调查 |
市委政研室 市住建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加快构建“一核统领、一轴贯通、两带拓展”战略空间布局和“一核拓展、三区共建”城市区域发展格局,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魅力持续彰显,城市发展更加符合群众所期所盼所求。
一、拉开城市骨架,让城市发展更协调
坚持发展与布局相统筹、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四平城区为核心,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开发建设丛泉新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全方位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度融入长春经济圈,打造吉林省双翼开放发展的支撑区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加快推进四梨同城化。围绕建成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四平与梨树连接区域打造三产融合发展样板区,形成以丛泉湖为核心区,四梨大街串联的四梨产业融合发展轴,丛泉湖和四平湿地公园串联形成的仙马泉河生态廊道的空间布局,谋划建设寿松大街、产业科创园和孵化园,加快推进四平与梨树交通、产业、政策、服务一体化,实现交通路网“同城覆盖”、审批事项“同城通办”、公共服务“同城共享”,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
加快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今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四平市与长春市合作工作方案》,围绕7个方面23项工作内容,稳步推进“长平一体化”全方位协同发展。高标准完成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东北示范基地和梨树县鲜食玉米品种试验基地建设,推动两地种业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进行广泛合作,打好种业发展攻坚战,“做好现代农业这一大文章”。加快推进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三产融合”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全方位对接承接长春产业布局和项目转移,推动重点产业壮大集群、形成集聚。力争年底前完成牙四公路桑树台至四平段项目、国道饶盖公路依家屯至伊通镇段项目和省道秦八线项目,进一步畅通城市路网。在实现两地医疗保险费直接结算、20个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高频事项“长平通办”的基础上,与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让百姓在同城化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更多便利。
二、做强城市肌理,让城市功能更完备
紧紧围绕城市肌理硬核塑造,补短板、锻长板,促进基础设施硬实力和服务功能软实力同步增强,提升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
提升交通功能。实施“交通强市”战略,组织编制完成“十四五”交通专项规划,完善“十五横十二纵”市政主干路网和“二轴三环四射七联络”公路运输网络,形成东部直达延边州、西部直达白城和内蒙古、南部直达辽宁省及以南地区、北部直达松原及黑龙江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新交通体系。优化升级市内路网。以打通“断头路”、促进“微循环”为重点,新改建北迎宾街、康平路、慧智街、虹桥街等市政道路8条,新增道路里程12公里,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南湖立交桥、东丰路立交桥两座大型转体斜拉桥顺利通车,康平路公铁立交桥实现合龙,打通城市交通瓶颈,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在重点路段新建4座行人过街天桥,解决人车通行矛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提升商贸功能。合理布局大型商业综合体。坚持存量更新与增量优化并举,推动百货大楼由老商贸转型升级为新型百货综合体,让老企业释放新动能;加快推进欧亚综合体、永康五金建材综合体、长电金谷四平街等新建商贸项目建设,吸引知名消费品牌向大型综合体、重点片区集聚。抓好电商赋能工程。充分发挥四平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示范作用,扶持本地电商企业发展;发挥直播电商优势,建设金谷大厦网红基地,大力发展网红经济、直播经济,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引导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上半年,我市网络交易额达到25.62亿元,创历史新高。
提升公共服务功能。遵循国家政策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依托四平职业大学,吸纳吉林省四平卫生学校、吉林师范大学分院、四平市职教中心、四平市经贸学校、四平农专,组建四平现代职业教育园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目前此项目已纳入吉林省重大项目库,总投资17.94亿元,预计2023年末完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以市中心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妇婴医院3家三级医院为龙头,组建全市医疗联合体,向上有效依托吉林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建立专科联盟,向下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推动优势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医疗资源科学合理分配,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加快推进文化场馆和体育场馆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场馆设施水平、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身体素质。
三、赋予城市智能,让城市治理更精细
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着力深化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不断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统筹构筑“全科智慧网格”管理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管理能力等因素,对全市基础网格进行科学划分,形成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截至目前,全市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累计完成7098个网格的无缝划分和标绘。同时,按照“网格划分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的思路,大力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城市社区和农村基础网格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扎实开展“走遍四平”整治环境行动,固化路长、小区长等日常管护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违”问题。上半年,各级路长排查共计发现问题1591个,整改完成1510个,整改率达到95%。(下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