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后第一杯奶茶看背后的消费观 本报记者 徐亮 |
立秋当天,秋后的第一杯奶茶迅速刷爆社交网络,登上热度榜。年轻人的情感依附不局限于线下的送花和看电影,开始线上化和饮食化,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奶茶热 年轻消费者占九成
近年来,喝奶茶成为了一种潮流。掏出吸管,“嗖”的深吸一口,甘甜的奶茶混合着珍珠等调料充满整个口腔。对在铁东区个体工作的吴穹来说,喝奶茶似乎成为夏天到来后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仪式。“现在喝奶茶的时间比喝水还勤。”吴穹说。
走在街上,到处都是人手捧奶茶饮用。而在社交网络上,许多人夸张地将奶茶称作“续命水”,还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调侃:“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杯。”
在吉林大药房工作的李鹤是热衷于奶茶的消费者,只要不喝感觉嘴里没有味道。工作以后,她还建立了一个奶茶微信群,方便爱喝奶茶的朋友们拼单订购奶茶外卖。“现在奶茶越来越普遍,爱喝奶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有时候买一杯奶茶商家往往不给送,我建立的微信群方便了住在附近的邻居们,可以同时订购,既省钱又方便。”李鹤说。
相关统计显示,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是茶饮消费的主力,16岁至35岁人群占据了新式茶饮消费者的九成以上。
线上梗 促进奶茶消费增长
在“奶茶热”走火的同时,对于秋后第一杯奶茶,不少人还不了解,这是个什么意思?其实早在去年的今天,“秋天第一杯奶茶”就已经“火”过一把了。
四川达州,一位12岁女孩爬上32楼欲跳楼轻生。由于女孩情绪激动,救援人员无法靠近,危急时刻,民警突然来了一句:“小妹妹别想不开,我请你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才将女孩成功救下。
随着事件被越来越多网友关注,这句话的含义早已演变成了“借秋天季节的到来,要第一杯奶茶和红包秀恩爱或者秀感情”。
尽管距离事件发生已有一年的事件,然而“秋天第一杯奶茶”这个梗的热度不降反增,更是因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网络奶茶配送,传统实体奶茶店,都在这一天,迎来了生意火爆的现象,而且营业额也迅速上升。
营销模式 拉动经济增长
秋后第一杯奶茶其实是经典“网络营销”案例,提升传统实体“奶茶店”的知名度,又能促进消费。网络营销实际上就是借助社会上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重大活动以及各种社会情绪效应等,将自己的产品巧妙与之捆绑,达到宣传自己品牌的效果。
前一段时间,支付宝“中国锦鲤”活动的成功,也是让大家都有目共睹,还有老乡鸡与岳云鹏微博隔空对话的网友不亦乐乎,杨国福麻辣烫借助名模张亮与网友的对话,蹭上热度,我市不少企业也开始利用网络营销促进发展,但比起层出不穷网络梗,我市企业在这方面还略显不足,原创梗太少,“蹭热度”太慢,这次“秋后第一杯奶茶”消费的火爆,相信也会激发我市不少企业的灵感,让网络营销成为促进消费的另一筹码。
相关链接
任何形式营销,无论是网络营销,还是传统营销,创意一定是基于对消费者消费场景的痛点洞察,然后选择恰当的时机传达给消费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之所以阅读量如此高,不仅有人和更有天利,天利就是天气微凉,人们更需要温暖,人和就是来自对方的温暖关怀。
而且,品牌营销,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次互动这么简单,它需要品牌从战略发展的层面出发,洞见品牌基因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契合点,通过持续性的灌输,达成用户与品牌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