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 为民服务 ——铁西上半年民政工作综述 |
本报通讯员 杜文韬
今年上半年,铁西区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步伐,为全区民政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加强
铁西区城乡低保工作截至5月份共有城市低保在保户2900户、3819人、月发放低保金208.5万元。累计发放低保金1033万元14589户次。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高龄补贴660人次7.63万元。累计发放城市低保电价补贴14589户次7.65万元,1至5月各项发放资金合计1049.24万元。农村低保在保户共1307户,1920人,发放低保金227.16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78户,145人,其中在保户64户,114人,累计发放1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临时救助1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620元。特困供养和残疾人双补工作,截至4月份发放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1672人,资金53万元。重度护理补贴人数2259人,发放资金72万元。审批特困供养人员108人,发放资金35万元,建立省级精神障碍康复试点一个,为15名精神障碍人员提供专业康复服务,康复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1月份入户康复心理咨询服务的同时为会员发放防疫物资和新年物品20份。目前,接受康复的会员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5名会员回归社会,参与活动,有3名会员能帮助家庭做家务。
社会服务工作持续开展
铁西区现有平西乡和5个街道都具备了网格化管理,平西乡有20个行政村,村民户数为14550户,网格数量为363个,网格员数量为363个。五个街道有39个社区。居民户数为149553户,网格数量346个,网格员数量为401个。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铁西区充分发挥网格长、网格员作用。网格员通过数据比对、电话核实、入户摸排等方式,对返乡人员进行管控、返乡意愿进行摸排、疫情政策开展宣传,通过运用纸质传单、网络、微信等多种形式,正面积极传播疫情防控政策、科学防控知识等,做好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和氛围营造工作。发动辖区内的党员骨干、各类志愿者、群众代表等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群防群控,建立“网格预警、平安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机制。铁西区便民服务工作网格化服务,是为居民打造的一种便利快捷的服务,各社区在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高效便捷的民生服务,一旦居民有需求,有问题,只要向所属网格的网格员求助或反馈,所属网格员就会第一时间处理。为居民解决疑难问题。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深化“社区好人”“四平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推荐活动,广泛发动群众推荐身边好人,树立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良好家风。组织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恳谈交流、心理疏导、公益帮扶等方式,随时随地为群众服务,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和情感心理困惑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服务工作深入群众
铁西区有效整合社区、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和力量,组建“千户百家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千户百家帮帮团的建立,真正地为辖区内的百姓服务。服务方面涉及多个方面,组织开展环境治理、宣传教育、巡逻巡查、走访慰问等活动。社区“两委”和“帮帮团”党员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先锋承诺。在小区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开展“六带头”服务活动,有力推进“幸福小区”建设。社区推动“网格化”精细管理,“网格长”,深入网格之中,排查居民情况、了解居民需求、搜集社情民意、化解邻里纠纷、解决居民难题,在细致入微的服务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打牢了群众基础,赢得了居民群众的信赖。以社区党员为“骨架”,构建“帮帮团”服务结构。社区党组织充分激励和引导居民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形成了社区委员(网格长)—分团长—楼栋长—单元长的完整组织体系。这些“楼长”和“单元长”有效的延伸了社区服务触角,成为了连接社区和居民家庭的“神经枢纽”,能够准确快速的将居民诉求反馈给社区,并将社区服务传递给居民。社区党组织在与驻区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共建活动的基础上,将这些单位在职党员发展成为“帮帮团”成员,编入“℃爱心支团”,并根据各单位的服务性质细化服务项目,设立了法律援助、生活服务、爱心传递、守护健康和特殊帮扶5个分团,开展针对性和专业化服务。铁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技能、传文化、提升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法治观念,坚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