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秋》:书写对故乡 和人生的多维反思 |
|
著名作家刘震云暌违四年推出最新超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一日三秋》,书写对故乡、对人生的多维反思,其以笑话结构全书,以冷幽默消解严峻、化铁为冰,以独特的观察写出人的命运。日前,他通过直播与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畅谈创作。
30多年来,刘震云的作品形成了“故乡”“我”和“一”三个系列。《一日三秋》是“一”系列的最新作品,小说引用了民间关于以笑话为食的仙女“花二娘”的传说,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这个作家记忆中的六叔生前画作,探讨故乡河南延津人幽默的特征。六叔的画以延津人事为题,既有日常也有神鬼,既写实又呈现后现代,深得“我”的喜爱。六叔死后,“我”以记忆中六叔的画为母本,写下这部小说。刘震云在家常的书写中再现了生活的生动,以强悍的叙事能力体现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价值。
《一日三秋》是一部充满了笑话和黑色幽默的悲剧,既魔幻又现实,刘震云表示:“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是笑话,人间多少事,两三笑话中,一把辛酸泪,尽在不言中。”在他看来,文学作品慰藉人心的地方在于,“跟朋友说不出口的事,文学作品可以替你说出口;难以面对的事,文学作品可以替你面对;生活中你想不到一件事和另一件事有那么多联系,文学作品可以替你想得深入……在生活停止的地方,文学出现了。”
刘震云从河南延津的百家姓里打捞出无名之辈的故事,蘸上哲理的红糖,不改命运的苦涩,最后归入感慨与苍茫 。刘震云自称“初学写作者”,“文学一般不写自己知道的事情,写的就是自己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我面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全新的,所以我说我是一个初学写作者。创作时,作家一定是把十八般武艺全部拿出来,倾尽全力运用他对文学、对生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