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土地上作画的姑娘 ——记梨树辽河农民画传承人钱璐 |
本报记者 刘莉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很多去外地发展的好机会,回到家乡从事农民画、剪纸、窗上斗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艺术研究;为了传承梨树农民画事业,助力家乡乡村振兴,她和父母创办了四平市洪满农民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协助梨树县委、县政府,在孤家子镇建立了梨树农民画馆;在抗击疫情中,她和全家带动全县农民画志愿者用手中的画笔作为抗“疫”武器,并将参加慈善拍卖所得善款捐给武汉……她就是四平市非遗项目——“梨树辽河农民画”“钱氏窗上斗鸡”县级非遗传承人钱璐。
受父母熏陶 自幼热爱绘画
日前,当记者走进梨树农民画馆农民画展厅,瞬间被墙上的农民画所吸引:一幅幅或是在黑土地上耕耘的农民,或者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亦或是热火朝天的大丰收的画作……色彩浓郁、寓意吉祥,以奔放、粗犷的手法展现出农民贴近自然的纯朴气质以及对生活执着的热爱与期望。
“我和绘画艺术的缘分应该是从小时候就开始的,我家都画农民画,几代人始终坚持民间艺术创作,受家庭影响,我自幼就喜欢画画。绘画使我的生活色彩缤纷,充满美好期待。”钱璐指着墙上的农民画侃侃而谈。
22岁的钱璐生于梨树县小城子镇一个农民画世家,父亲钱洪满是四平市非遗项目——“梨树辽河农民画”“钱氏窗上斗鸡”传承人。母亲王洪梅在辅助父亲绘画教学中,也创作出大量农民画,并在全国、省、市农民画展中获奖。
受父母影响,钱璐自幼喜爱绘画,尤其对农民画产生浓厚兴趣,从上小学起,她的农民画《童趣》《快乐童年》《朋友》等作品便在全国、省、市青少年美术画展中脱颖而出,初中时创作的《朋友》获得2013年毛里求斯第十九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国际青少年特别金奖。
凭执着努力 画坛崭露头角
2016年,钱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凭借着努力和勤奋,她的绘画水平又有很大提升,她的农民画作品在全国、省、市多次获奖。
2017年,《送礼》在盐城首届全国廉政农民画展中获优秀奖。2018年,《闹关东》获第七届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优秀奖。2019年,《丰收记忆》入选中宣部《见证新时代 中国农民画精品典藏》;《梨园转乡情》在“美丽乡村,白桦相约”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好作品奖。在全国农民画展开幕式上,获中国农民画研究会提名,钱璐作为全国青年一代农民画作者代表发言,受到与会人员高度赞誉。同年,《天作之合》在吉林艺术学院创意手绘装饰画大赛中获一等奖,并在第五届吉林艺术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校级优胜奖。
为更好地传承农民画艺术,读大学期间,她和父母创办了四平市洪满农民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在梨树县小城子镇建立了船口村基地。她不但是县里的绘画骨干,担任设计制作开发农民画剪纸文创产品、建网店、联系辅导作者、不断壮大创作队伍等工作,同时还和父亲一同到吉林大学等多所学校传承非遗项目。经过全家人的努力,梨树辽河农民画不仅享誉梨树、四平,还屡次在国内外获奖。
2019年,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梨树县孤家子镇梨树农民画基地建成,并入选《吉林日报》非遗地图。同年11月,梨树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梨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将“梨树县辽河农民画非遗项目”设为非遗扶贫工坊,由四平市洪满农民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钱璐积极开展以辽河农民画为重点的非遗项目参与文化产业扶贫工作,带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
2020年6月,作为优秀毕业生的她,放弃了很多去外地发展的好机会,选择了传承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8月,在2020“吉林巧姐”大赛中获手工艺组优秀奖,同时荣获“吉林巧姐”中级讲师殊荣。9月,作品《钱氏窗上斗鸡艺术》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暨首届吉林民间文艺奖民间工艺美术类评选中获银奖;《逐梦》入选鸢都之邀——第三届国际诗书画风筝文化主题双年展。同时,钱璐作为“吉林巧姐”参加浙江第四届民间巧女秀活动的巾帼对口支援专场直播,让梨树辽河农民画非遗文创产品走向全国。
今年2月,《梨园转乡情》入展“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美术创作征集展示活动;6月,《廉政农家欢》获2021全国廉政农民画优秀作品展优秀奖。
画笔为武器 助力抗“疫”
2020年疫情开始时,钱璐便和全家带动全县的农民画志愿者用手中的画笔作为抗“疫”武器,助力抗“疫”。她创作的防“疫”系列农民画刊发在大年初四的《吉林日报》彩练新闻上,这也是全省较早以农民画形式开展的防控知识宣传。防疫期间,她还以吉林省文艺志愿者身份,参加梨树县文化馆的公益云课堂,进行农民画培训。
此后,她还协助父亲组织编辑了多版全县各级网络抗“疫”作品展。2月6日,她的剪纸作品《众志成城》参加了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网上组织的“疫无情亦有情”慈善拍卖会,她将所得善款捐给武汉。2月7日,她的作品《中国艺术报战“疫”民间文艺家在行动》、《抗击疫情吉林非遗人在行动》等连续入展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抗击疫情网络作品展。2月15日,她的农民画《防线》入选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刊》。此后,她的多幅农民画作品在“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中国农民画研究会抗击疫情线上展”等平台展出。她也成为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文化志愿者。
2021年1月,钱璐全家又积极创作关于梨树县村民防疫“十条公约”农民画作品,作品在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对防疫工作起到重要的宣传作用。
歌颂新时代 载誉再起航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能赶上这个重要的日子感到特别幸运,为了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礼,我创作了20余幅画作,以此讴歌共产党,歌颂新时代。”说起为参加梨树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的辽河农民画精品展,钱璐显得特别激动。
“我和农民画爱好者共同创作了100幅反映梨树历史变迁和各个时代印记的作品,以此表达对共产党的由衷热爱。”钱璐说,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她还会继续创作更多优秀的农民画,不断记录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的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力量。值得欣慰的是,钱璐和农民画志愿者们为建党百年创作的100幅农民画长卷,被梨树县委宣传部选送在新华社app上推出,点击量当天突破100万。
耕耘必有收获。钱璐为传承农民画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获得了许多赞誉,也收获了“梨树民间匠人”“梨树县第十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四平巧姐”“四平市技术能手”“吉林巧姐”等殊荣。
在钱璐看来,农民画记录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通过农民画了解农村,亲近农村,记住乡愁。“我是个农村的孩子,我要留在家乡把农民画传承下去,让它在更多人心里开花结果,并以此带动乡亲就近就业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量。”钱璐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