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0日


无标题

《四平日报》(2021年8月10日) 03版

(上接一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瓜连的蔓子,蔓子连的根。老百姓连的共产党,共产党连的人民。”这首延安时期的信天游,至今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四)艰苦创业

在南泥湾开发区,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和南泥湾开发区规划馆百米之隔,一座铭记创业史,一座实践发展观。

回望历史,那是一段空前困难的岁月,日军大规模扫荡,国民党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存亡抉择之际,毛泽东同志给出了八个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令荒草丛生的“烂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的“好江南”,并建立了农业、工业、运输业与商业等一系列比较完备的企业,“打下了一个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

如今的南泥湾更“与往年不一般”。稻田花海飘香,国家湿地公园成候鸟天堂,绿色乡村与红色旅游相映生辉,生物育种、数字农业、生态农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荣共生的发展蓝图在南泥湾徐徐铺展。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显著特征,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迎难而上,奋发图强。

从嫦娥四号探测器“征服月背”,到“鲲龙”号海上首飞,再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太空漫步”,探索星辰大海的铿锵步伐正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实现中国梦的缩影。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靠近胜利彼岸,越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我们要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实施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从延安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必将激励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踏上新征程,向着光辉未来勇毅前进。(记者 谢希瑶、蔡馨逸、邹多为、李浩)